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页 > 读书名言 > 咏月的诗句

咏月的诗句

发布时间:2024-02-20 15:54:00 作者:admin

1、瑶台冷,栏干凭暖,欲下迟迟。----《绿头鸭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2、醉倚高楼风露下,凛凛寒生肌粟。----《念奴娇(咏月)》----

3、屈指流年未几,早人惊、潘郎双鬓。----《水龙吟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4、香散梅梢,冻消池面,一番春信。----《水龙吟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5、凭栏干,但有盈盈泪眼,罗襟揾。----《水龙吟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6、清歌咏月明。----《菩萨蛮(四)》----王齐愈

7、群动息而忙者闲,观光台上;众景生而悲者笑,窥影杯中。----《渔家傲(咏月)》----黄裳

8、马上墙头,纵教瞥见,也难相认。----《水龙吟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9、西掖北扉终须到,且嘲风咏月常相谑。----《贺新郎》----赵长卿

10、通一月而泛咏,已侑金卮;辨四时而各言,未劳檀板。----《渔家傲(咏月)》----黄裳

11、瑶台冷,栏干凭暖,欲下迟迟。----《绿头鸭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12、醉倚高楼风露下,凛凛寒生肌粟。----《念奴娇(咏月)》----

13、晦朔乃取于盈阙,寒暑盖资其往来。----《渔家傲(咏月)》----黄裳

14、通一月而泛咏,已侑金卮;辨四时而各言,未劳檀板。----《渔家傲(咏月)》----黄裳

15、玉露初零,金风未凛,一年无似此佳时。----《绿头鸭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16、料得来宵,清光未减,阴晴天气又争知。----《绿头鸭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17、是宜擅有六义,离为七章,尽入歌声,共资一笑。----《渔家傲(咏月)》----黄裳

18、独有虞庠客,无由拾落蓂.。----《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》----韩愈

19、清洁云间路,空凉水上亭。----《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》----韩愈

20、晚云收,淡天一片琉璃。----《绿头鸭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21、过隅惊桂侧,当午觉轮停。----《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》----韩愈

22、吸此清光倾肺腑,洗我明珠千斛。----《念奴娇(咏月)》----

23、最关情、漏声正永,暗断肠、花影偷移。----《绿头鸭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24、念佳人、音尘别后,对此应解相思。----《绿头鸭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25、香散梅梢,冻消池面,一番春信。----《水龙吟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26、女子弄文诚可罪,那堪咏月更吟风。----《自责二首》----朱淑真

27、属思摛霞锦,追欢罄缥瓶。----《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》----韩愈

28、花树参差见,皋禽断续聆。----《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》----韩愈

29、咏月嘲风先要减,登山临水亦宜稀。----《将归渭村先寄舍弟》----白居易

30、只恐婵娟,明年依旧,衰鬓先成鹄。----《念奴娇(咏月)》----

31、念佳人、音尘别后,对此应解相思。----《绿头鸭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32、今夜对月依然,尊前须快泻,山头鸣瀑。----《念奴娇(咏月)》----

33、举杯相劝,为予且挂团玉。----《念奴娇(咏月)》----

34、横管孤吹,龙吟风劲,雪浪翻银屋。----《念奴娇(咏月)》----

35、晦朔乃取于盈阙,寒暑盖资其往来。----《渔家傲(咏月)》----黄裳

36、尽日听僧讲,通宵咏月明。----《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》----元稹

37、烂银盘、来从海底,皓色千里澄辉。----《绿头鸭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38、当时体态,如今情绪,多应瘦损。----《水龙吟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39、晚云收,淡天一片琉璃。----《绿头鸭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40、记南楼醉里,西城宴阕,都不管、人春困。----《水龙吟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41、当时体态,如今情绪,多应瘦损。----《水龙吟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42、对日犹分势,腾天渐吐灵。----《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》----韩愈

43、倦游京洛风尘,夜来病酒无人问。----《水龙吟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44、凭栏干,但有盈盈泪眼,罗襟揾。----《水龙吟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45、共凝恋、如今别后,还是隔年期。----《绿头鸭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46、清歌咏月明。----《菩萨蛮(四)》----王齐愈

47、屈指流年未几,早人惊、潘郎双鬓。----《水龙吟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48、举杯相劝,为予且挂团玉。----《念奴娇(咏月)》----

49、露坐久,疏萤时度,乌鹊正南飞。----《绿头鸭·咏月》----晁端礼

50、壮游回首,会稽何限修行。----《念奴娇(咏月)》----


  • 上一篇:有名的诗句
  • 下一篇:秋叶的诗句

  •  ★读了本文的人也读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