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页 > 读书名言 > 描写儿童诗句古诗大全

描写儿童诗句古诗大全

发布时间:2023-02-07 22:43:43 作者:admin

1、堪笑儿童事业,华颠向谁语。----《过涧歇(同前)》----晁补之

2、人物尽夸长乐郡,儿童争庆烧灯节。----《满江红(再和诸人元夕新赋)》----何澹

3、记得昨宵归路、笑儿童。----《乌夜啼(山行约范廓之不至)》----辛弃疾

4、有时骑马去,笑儿童。----《小重山(三山与客泛西湖)》----辛弃疾

5、学语儿童喜色。----《万年欢(寿熊尚友)》----

6、吴越儿童,江淮草木,七见元戎识姓名。----《沁园春》----何梦桂

7、任穿帘、儿童休扫。----《水龙吟(雪)》----袁去华

8、长儿童。----《江城子(池阳泛舟作)》----李纲

9、欢喜走儿童,庆生朝、一年一度。----《蓦山溪(甲辰生日)》----张纲

10、笑语调儿童。----《朝中措(为人寿)》----辛弃疾

11、老大看天一笑,儿童问我须应。----《临江仙(壬午七夕)》----刘辰翁

12、西风梨枣山园,儿童偷把长竿。----《清平乐·检校山园书所见》----辛弃疾

13、遍野跳珠溅玉,纵儿童、收满金瓶。----《满庭芳(陈觉叟雪中见过)》----王以宁

14、遗民植杖唐巾起,闲伴儿童看立春。----《鹧鸪天(迎春)》----刘辰翁

15、儿童藉草几成市,杯酒沾花不觉村。----《鹧鸪天(禁烟)》----韩淲

16、臭腐神奇俱尽,贵贱贤愚等耳,造物也儿童。----《水调歌头(元日投宿博山寺,见者惊叹其老)》----辛弃疾

17、忘却儿童迎候。----《摸鱼儿》----何梦桂

18、儿童认得,前度过者篮舆。----《汉宫春(即事)》----辛弃疾

19、已拚儿童作楚蛮。----《采桑子》----黄庭坚

20、心期难话与儿童。----《浪淘沙(寄剑阁)》----善珍

21、肠断竹马儿童,空见说、三千乐指。----《宝鼎现·春月》----刘辰翁

22、忽晓阑街儿童语,不为上元灯近。----《金缕曲(贺赵松庐)》----刘辰翁

23、闻道儿童好语,丰年瑞覆斗,占取红萼。----《疏影(为意一侍郎赋)》----赵以夫

24、缓辔徐驱,儿童聚观,神仙画图。----《沁园春(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)》----刘过

25、且莫遣、儿童敲却。----《贺新郎(冰箸)》----黄子行

26、长被儿童敲火苦。----《归朝欢(题晋臣敷文积翠岩)》----辛弃疾

27、儿童且莫唱皇都。----《浣溪沙(虎溪春日)》----刘辰翁

28、同溪上儿童,颇曾见我,有此故人否。----《摸鱼儿》----刘辰翁

29、厌听儿童,总是涨江语。----《祝英台(水后)》----刘辰翁

30、儿童嬉戏杏花堤。----《阮郎归》----晁补之

31、个中不许儿童会,只恐功名更逼人。----《鹧鸪天·发底青青无限春》----辛弃疾

32、堪笑儿童浮昌_,悲愤翻为嬉悦。----《念奴娇》----张榘

33、糁径红茵,莫要放、儿童抛砾。----《满江红》----刘克庄

34、晓起盘风天舞絮,拍手儿童欢悦。----《念奴娇(和尹司门与蔡侯咏雪)》----姚勉

35、任拍手、儿童争笑。----《贺新郎(游西湖)》----刘过

36、知有儿童挑促织,夜深篱落一灯明。----《夜书所见》----叶绍翁

37、车马路,儿童泣。----《满江红(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)》----辛弃疾

38、儿童急走追黄蝶,飞入菜花无处寻。----《宿新市徐公店》----杨万里

39、放儿童、今夜上青霄,探蟾穴。----《满江红(戊午秋半,偕胡景回,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)》----吴潜

40、恼眼儿童,攀翻顶戴,不到先生发。----《酹江月(赵氏席间即事,再用坡韵)》----刘辰翁

41、闻得东来千骑,鼓舞儿童竹马,和气与空浮。----《水调歌头》----杨炎正

42、儿童欢笑,忙来花下,便饮九春和气。----《永遇乐(玩雪)》----黄裳

43、赢得儿童,红丝缠臂,佳话年年说。----《念奴娇(重午次丁广文韵)》----张榘

44、尚忆儿童旧地,疏帘外、烟雨新晴。----《满庭芳》----卢祖皋

45、长笑儿童忙踏舞,何曾见,宣德棚,不夜城。----《江城梅花引(辛巳洪都上元)》----刘辰翁

46、儿童竹马笑谈新。----《浣溪沙(同前)》----张孝祥

47、此身已觉浑无事,却教儿童莫恁么。----《鹧鸪天(三山道中)》----辛弃疾

48、儿童寿酒邀翁醉。----《醉花阴(生日)》----王之望

49、听儿童、父老说青原,东风国。----《满江红(上元呈徐静观)》----

50、儿童自捧,皑皑调蜜盈盘。----《红林檎近》----杨泽民


 ★读了本文的人也读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