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页 > 读书名言 > 关于写自然的诗句

关于写自然的诗句

发布时间:2023-02-07 22:43:43 作者:admin

1、剪蜡缀寒条,标韵自然奇绝。----《好事近》----

2、道人之语,如谢康乐诗,出水芙蓉,自然可爱,余诚不足以继其后。----《水调歌头(送季修同希文去秀)》----吕渭老

3、自然沉醉。----《野庵曲》----沈瀛

4、玉府高寒,有不老丹容,自然琼液。----《宴瑶池(神仙词)》----

5、春风和气自然生。----《鹧鸪天(宋子渊生日)》----管鉴

6、君看取、天公巧处,自然形色。----《满江红》----刘克庄

7、自然鼓吹,粲林华、前后锦围屏。----《木兰花慢》----吕胜己

8、争似此花自然,悄不待、根生下土。----《花舞》----史浩

9、捉住虎龙精,自然日月。----《珍珠帘》----

10、脂泽休施,铅华不御,自然林下真风。----《满庭霜(墨梅)》----周纯

11、自然天地。----《点绛唇(咏春十首)》----张抡

12、凡读书......须要读得字字响亮,不可误一字,不可少一字,不可多一字,不可倒一字,不可牵强暗记,只是要多诵数遍,自然上口,久远不忘。----《读书要三到》----朱熹

13、自然感合,蛇儿却把黑龟缠。----《水调歌头(十之四)》----夏元鼎

14、自然时节,梦里也教不属精津气血,不是肺肝心肾,真土亦非脾。----《水调歌头》----夏元鼎

15、时至自然天气肃,夜凉犹喜月华圆。----《望江南》----张继先

16、不比人间兰麝,自然透骨生香。----《占春芳》----苏轼

17、”自然乃还,受道于子微,白日仙去。----《水龙吟》----苏轼

18、蒸入肌肤,嫩红潮颊,自然旧容生辉。----《法曲(遍第一)》----曹勋

19、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,人乐亦乐,人愁亦愁,彼且恶乎解哉。----《无愁可解》----陈慥

20、夜气正当过半,龙虎自然蛰动,势欲撼乾坤。----《水调歌头(十之七)》----夏元鼎

21、篝密笼香,镜圆窥粉,花深自然寒浅。----《法曲献仙音(席上听琵琶有感)》----张炎

22、玉树临风,自然老月中枝。----《玉蝴蝶》----

23、壮日题桥,儿时击瓮,名遂功成,自然长久。----《醉蓬莱(寿司马大监生日)》----赵善括

24、不须沈水自然香。----《鹧鸪天》----赵长卿

25、采取天真铅汞,片晌自然交媾,一点紫金脂。----《水调歌头(自述)》----葛长庚

26、还如果熟自然红。----《西江月(四)》----张伯端

27、垆鼎烹煎火自然。----《武陵春》----

28、五气三花聚顶,吹着自然真火,炼得似红榴。----《水调歌头(赠九霞子鞠九思)》----陈楠

29、修道无为必自然。----《武陵春》----

30、爱万木欣荣,幽泉流注,好鸟勾舟、感生生、自然造化,玩吾心、此外复何求。----《木兰花慢(看春有感)》----吕胜己

31、身作琵琶,调全宫羽,佳人自然用意。----《蕙香囊》----欧阳修

32、杏子枝头,又自然、别是般天色。----《梦玉人引》----沈蔚

33、夭夭临水自然芳。----《浣溪沙(再用前韵寄曾吉甫运使)》----向子諲

34、”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,自然之理也。----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----欧阳修

35、好收拾形体归自然。----《大圣乐》----陆游

36、可笑先生无病,病在枕流漱石,福至自然通。----《水调歌头》----刘辰翁

37、鱼兔若还入手,自然忘却筌蹄。----《西江月(九)》----张伯端

38、拨动顶门关捩,自然虎啸龙吟。----《西江月》----

39、长生清净,自然何用辟谷。----《念奴娇(上张南丰生日)》----赵长卿

40、且随缘、家养园收,自然成趣。----《贺新郎》----冯取洽

41、自然富贵出天姿,不待金盘荐华屋。----《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》----苏轼

42、药囊未减,尊酒自然稀。----《满庭芳(再作)》----洪适

43、自然富贵天姿,都不比、等闲桃李。----《月上海棠(夹钟商·赋题)》----姜夔

44、问子前午后,阳销阴长,自然炉鼎,何用安排。----《沁园春(绍兴丁巳五月六夜,梦与一道人对歌数曲,遂成》----张元干

45、自然如彼。----《笛家弄(水际闲行)》----王质

46、何烦费手,自然作个惺惺底。----《南浦(四月八日)》----史浩

47、自然亭馆一番新。----《临江仙》----沈蔚

48、自然和气。----《点绛唇》----曹勋

49、自然他、虎踞龙蟠。----《行香子》----曹勋

50、自然身挂珠璎珞。----《渔家傲》----


 ★读了本文的人也读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