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页 > 读书名言 > 古人描写长江的诗句

古人描写长江的诗句

发布时间:2023-02-06 22:22:05 作者:admin

1、俯长江、不占洞庭波,山拔地形高。----《甘州》----张炎

2、隐隐西州增远望,长江一带平如席。----《满江红(九日登凌敲台)》----沈瀛

3、待入汉庭金马去,洒笔长江衮衮。----《贺新郎(次刘后村)》----赵以夫

4、已把长江成九酝,请将太白浮公。----《临江仙》----

5、面蹉长江,目迷东野,却笑韩公接后生。----《沁园春》----陈人杰

6、小沟东接长江,柳堤苇岸连云际。----《水龙吟》----苏轼

7、长江快泻澄无浪。----《蝶恋花(登楼晚望,闻歌声清婉而作此)》----赵长卿

8、不尽长江滚滚流。----《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》----辛弃疾

9、洞庭在目,远衔山色俯长江。----《括水调歌》----林正大

10、渺长江、浩无今古,悠悠经几流景。----《安庆摸(和孙霁〔窗〕)》----张榘

11、共挽长江为酒,相对同倾。----《万年欢(有感)》----王质

12、酝酿春风与和气,举长江、变作香醪美。----《贺新郎(丰真州建江淮伟观楼)》----戴复古

13、无穷望眼无穷恨,不尽长江不尽山。----《鹧鸪天》----韩玉

14、长江万顷寒碧,犹谓马能浮。----《水调歌头(庚子送周日丙·仲赴江东幕)》----李曾伯

15、峨峨两烟鬟,晓镜开新妆。----《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》----苏轼

16、崖崩路绝猿鸟去,惟有乔木搀天长。----《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》----苏轼

17、不尽长江,无边细雨。----《踏莎行(政和丙申九江道中)》----向子諲

18、最好是、长江澄练,远山新雨。----《满江红(和诸公赏心亭待月)》----王千秋

19、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;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。----《岳阳楼记》----范仲淹

20、倚危楼极目,长江渺处,浑错认、沙鸥起。----《水龙吟(乘雪登仲宣楼,和前韵)》----李曾伯

21、恨巨灵、多事凿长江,消沈几英雄。----《八声甘州(金陵怀古)》----黎廷瑞

22、槛外长江,楼中红袖,淡荡秋光里。----《念奴娇》----蔡伸

23、长江千里。----《喜迁莺·晋师胜淝上》----李纲

24、长江六月秋。----《糖多令(庚戌六月赴荆阃,宿江亭)》----李曾伯

25、瞿唐水落,惟是泪波深,催叠鼓,起牙樯,难锁长江断。----《蓦山溪(送伯礼)》----陆游

26、暮帆挂、沈沈暝色,衮衮长江,流不尽、来无据。----《情久长》----吕渭老

27、又总被、长江流尽。----《祝英台近(登多景楼)》----岳珂

28、青蓑短棹长江碧,弄几曲、羌管吹葭。----《渡江云》----杨泽民

29、只愿君心似我心,定不负相思意。----《卜算子·我住长江头》----李之仪

30、于是积潦未收,长江无际。----《括沁园春》----林正大

31、望长江、衮衮东流。----《糖多令(登多景楼)》----刘学箕

32、天外长江浑不管,也无春无夏无晴雨。----《贺新郎(秦淮观斗舟有感,追和思远楼)》----王奕

33、系长江舴艋,拂深院秋千。----《行香子》----杜安世

34、凭却长江,管不到,河洛腥膻无际。----《念奴娇·登多景楼》----陈亮

35、且倒长江为寿酒,却翻银浦千寻浪。----《满江红》----

36、朝廷若觅元真子,晴在长江理钓丝。----《鹧鸪天》----徐俯

37、贾浪仙诗云:“长江飞鸟外,主簿跨驴归。----《水调歌头》----王灼

38、楼外长江今古,谁是济川舟楫,烟浪拍天浮。----《前调(赠维扬夏中玉)》----杨冠卿

39、先自作、长江_。----《青玉案》----王千秋

40、长江不尽流。----《长相思》----

41、万里长江,古称天险,去岁里风涛忽震惊。----《沁园春(寿贾丞相)》----姚勉

42、离思迢迢远,一似长江水。----《千秋岁》----欧阳修

43、长江衮衮接天流,夜送征帆去。----《一落索》----吕渭老

44、日日思君不见君,共饮长江水。----《卜算子·我住长江头》----李之仪

45、长江西。----《长相思·花似伊》----欧阳修

46、长江浩渺山明秀。----《木兰花》----陈允平

47、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,哀我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。----《括水调歌》----林正大

48、心随云乱,眼随天断,泪逐长江泻。----《青玉案·征鸿过尽秋容谢》----石孝友

49、长江望断无归舟。----《忆秦娥》----汪元量

50、问长江、此恨几时平,茫无说。----《满江红(和李自玉蒲节见寄韵)》----


 ★读了本文的人也读了: